經(jīng)常我們都會說在執(zhí)行事情的時候會有計劃的安排,學校在招生的時候也是會有學校的招生計劃出來的,在招收學生的時候都是按照學校的招生計劃來執(zhí)行,有很多的同學們來問小編學校的招生計劃,小編就來給同學們整理一下。
華東師范大學中山北路校區(qū)招生計劃
招生地區(qū) | 專業(yè)名稱 | 招生計劃 |
上海 | 漢語言文學 | 6 |
上海 | 漢語國際教育 | 6 |
上海 | 英語 | 5 |
上海 | 日語 | 4 |
上海 | 德語 | 3 |
上海 | 學前教育 | 7 |
上海 | 特殊教育 | 5 |
上海 | 教育康復學 | 6 |
上海 | 數(shù)學與應用數(shù)學 | 5 |
上海 | 物理學 | 4 |
上海 | 化學 | 4 |
上海 | 音樂學 | 2 |
上海 | 繪畫 | 2 |
上海 | 體育教育 | 10 |
上海 | 歷史學 | 3 |
上海 | 思想政治教育 | 3 |
上海 | 西班牙語 | 2 |
上海 | 生物科學 | 5 |
上海 | 地理科學 | 2 |
上海 | 教育技術 | 4 |
華東師范大學中山北路校區(qū)拓展閱讀
光華大學光華大學校徽光華大學創(chuàng)辦于1925年。當時圣約翰大學及附中的572名師生,為聲援五卅運動,與校方激烈沖突,集體宣誓離校后創(chuàng)辦了中國人自己的大學——光華大學。教育家、文獻學家、財政經(jīng)濟家張壽鏞是光華大學主要創(chuàng)辦人之一,在光華大學終身擔任校長和董事長期間,將學校發(fā)展成當時著名的綜合性大學。
校名寓“光我中華”之意,取自《尚書大傳·虞夏傳》里的《卿云歌》:“日月光華,旦復旦兮”。光華以“知行合一”為校訓(1930年改為“格致誠正”,1949年11月恢復原校訓),以“培養(yǎng)高尚人格,激發(fā)國家觀念”為宗旨,提倡“讀書運動與愛國運動并進”。
張壽鏞、朱經(jīng)農(nóng)、廖世承先后擔任光華大學校長,并延聘胡適、厲麟似、錢鐘書、徐志摩、呂思勉、錢基博、容啟兆、張歆海、顏任光、張東蓀、謝霖、蔣維喬、韓湘眉、潘光旦、周煦良、羅隆基、王造時、章乃器、朱公謹?shù)戎麑W者執(zhí)教。光華大學建校26載,先后入校就讀的學生共14000余人,畢業(yè)生總計4000余人。
張青蓮、鄧拓、周熙良、林華、周有光、張芝聯(lián)、楊寬、張允和、周而復、田間、穆時英、趙家璧、儲安平、喬石、姚依林、尉健行、榮毅仁、董寅初、黃辛白、汪道涵、黃鼎臣、徐僖、夏鼐、董純才、邵洛羊、楊小佛、張承宗、呂翼仁等知名人士曾求學光華。
小編給同學們整理了學校的招生計劃,同學們自己可以看看的哦,每個學校的招生計劃都是不一樣的,招生的人數(shù)每年也不一樣,所以在查看學校的分數(shù)和計劃的時候是同步進行的,這兩個數(shù)據(jù)會有一些上下浮動的變動的哦。